麵條和米飯哪個容易胖

發布時間:2020-03-19 07:00:36

1個回答

MaxAntonio
熱量
每100克生麵條的熱量是348大卡,100克生大米的熱量是347大卡。當然,沒人會吃生的,所以不用害怕這麽高的熱量。當米蒸成飯以後,米粒吸收了大量的水分,所以100克米飯的熱量自然就比生米要低,隻有116大卡,相當於一個半的蘋果。同樣,麵煮熟後100克隻有110大卡。這樣看來,吃同樣分量的麵條和米飯,熱量其實是差不多的。
營養
從營養價值上來看,麵條中的蛋白質、膳食纖維和鈣、鎂、鐵、鋅等多種身體所需礦物質含量其實與米飯很接近。除去一些精加工的米和麵,它們所含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會流失一部分。人體從麵條和米飯中攝取的最多都是澱粉,即碳水化合物。

吃米飯還是吃麵,主食的選擇不外乎這兩種。陝西人更偏愛吃麵食,不過,坊間有一個傳言——吃麵食比吃米飯更容易發胖,以致於很多喜歡麵食的人吃麵時候便多了些心理障礙。對此專家表示,麵食與米飯的熱量相比相差無幾,麵食更容易吸收,不過建議在吃麵時多搭配菜品會更健康。
麵食與米飯的能量與脂肪相差無幾
單純說米飯和麵食有些籠統,米飯包括大米、小米、糯米、粳米等,麵食的原料也有小麥麵粉、玉米麵粉等等。為了能夠更加清楚地分析,在這裏我們就既定麵食的原料為小麥麵粉,而米飯則為大米飯。
人之所以會長胖,是因為體內積蓄了脂肪而無法消耗。而脂肪的積累則是由於攝入的能量過多,人體卻沒有足夠的途徑去消耗這些能量,久而久之,脂肪會逐漸儲存到脂肪細胞裏麵,促使人慢慢變胖。
“兩種食品進行比較,影響因素有很多,並不能一概而論。但如果單純從營養構成方麵來說,米飯和麵食的食物成分並沒有相差太多。”浙江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陳潔文介紹,在食物的所有營養元素中,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含量容易影響脂肪積累,而米飯和麵食在這兩種營養元素上的差異可以說是微乎其微。
資料顯示,每100克麵粉中營養成分包括熱量366大卡,脂肪2.2克;每100克大米中營養成分包括熱量347大卡,脂肪0.8克。從數據上看,同等質量的麵粉中的能量與脂肪都大於米飯中的含量,可在人體一日攝入量中,這個差距就顯得不那麽重要了,甚至可以忽視。因此,同等質量的麵食與米飯中所含能量相差不大,如果僅從營養構成來說,不能認定吃麵食比吃米飯更容易胖。
控製主食總量 多吃菜
人們認定吃麵食比較容易胖的原因,陳潔文解釋,食物中的三大營養素(糖類、蛋白質和脂類)分布決定了食品所能提供的能量,而每種食物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速度與吸收比例也不盡相同。相對來說,麵食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,並且大家在吃麵時不會配太多其他的菜,因而麵食的攝入量容易在不經意間增多。
“不少人都會覺得吃麵很容易餓,因此一餐會吃得較多,特別是一些北方人喜愛麵食,攝入量肯定就大了。”陳潔文提示,飲食中的影響因素非常多,不同主食的配菜也皆有不同,不同主食的攝入量自然不同。無論是吃哪種主食,其實隻要控製攝入量,都不至於會引起肥胖。
麵食更易解乏
其實對於疲勞的上班族來講,饅頭比米飯更適合。酵母發酵不僅讓麵食味道好,還提高了它的營養價值。
人體缺乏維生素B1會感到乏力,缺乏維生素B2會感到肌肉運動無力,耐力下降,也容易產生疲勞。而饅頭中富含維生素B1、維生素B6、維生素B12等B族維生素,是緩解壓力、營養神經的天然解毒劑,也是消除疲勞必不可少的營養素,對慢性疲勞綜合征的人尤其有益。
國外最新研究表明,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,對抗疲勞和緩解壓力有顯著作用。饅頭中有比大米中多得多的硒、穀胱苷肽,它們具有抗脂質過氧化的作用,阻斷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,增強人體免疫能力,從而可以緩解心理和生理上的壓力。

鈣是天然的壓力緩解劑,缺鈣的人會精疲力竭、神經高度緊張,工作產生的疲勞無法獲得緩解。而發酵的饅頭中鈣比大米中高得多。

擴展問答

以下這些牌子的麵條質量都很好,是麵條的十大品牌:1.今麥郎麵條(十大麵條品牌,今麥郎);2.康師傅麵條(十大麵條品牌,康師傅);3.英氏麵條(十大麵條品牌,英氏);4.方廣麵條(十大麵條品牌,方廣);5.金龍魚麵條(十大麵條品牌,金龍魚);6.樂友麵條(十大麵條品牌,樂友);7.壽桃牌麵條(十大麵條品牌,壽桃牌);8.金沙河麵條(十大麵條品牌,金沙河);9.陳克明麵條(十大麵條品牌,陳克明);10.中裕麵條(十大麵條品牌,中裕)。
  煮麵好像很簡單的樣子,加水加麵加料,開火搞定。這麽粗暴簡單的話,煮出來的麵也是很粗糙的,吃起來也是很無聊的,純粹為了填滿肚子而已。
與其這樣,還不如吃個泡麵算了。一碗好麵,一定是包含很多心思在裏麵的。下麵的12個煮麵技巧就足夠讓你仔細斟酌了。
1.煮一般麵條如果在鍋中加少量食鹽,大概一斤水加15克鹽,這樣煮出來的麵條不糊爛。
2.煮麵條時若在水中加一湯匙菜油,麵條不但不會黏連,且能防止麵湯起泡沫,溢出鍋。
3.煮切麵在下麵條時適量加點醋進去,這樣可除麵條的堿味,還可使麵條變得更白。
4.煮掛麵鍋中的水剛冒氣泡時就放掛麵,攪動幾下後蓋上鍋蓋,水開時放點涼水進鍋,稍煮即可。這樣煮掛麵,熟得快而且不黏湯,比較好吃。
5.在下鍋前先把麵條掰碎,煮熟後蓋著鍋蓋燜5分鍾,這樣的麵條比較滑,而且湯汁比較稠。
6.煮掛麵和幹切麵的時候,鍋中煮麵的水不要太開,等麵條下鍋開鍋後也宜用中火煮,因為幹切麵和掛麵本身很幹,用太大的火煮,水溫很高,使麵條表麵形成一層黏膜,熱量無法向裏傳遞,易形成硬心和麵條湯糊化。中火煮時,隨開隨點些涼水,使麵條均勻受熱。
7.煮濕切麵和自己擀的麵條時
  麵條是一款風靡全世界的常見美食,深受各國人民喜愛。說起麵條的曆史,中國、阿拉伯以及意大利都可謂源遠流長。但翻開曆史書,人類關於麵條的最早文字記錄,還是在中國的東漢時期。加上考古實物佐證,中國出土最早的麵條以粟製成,距今超過4000年,麵條的起源地當屬中國無疑。
今天的麵條可謂種類繁多。根據麵條粗細、質地、調味以及製作方法的不同,僅在中國各地,麵條品種就數以千計。相比之下,麵條在古代種類並沒有這麽豐富。事實上,麵條剛剛誕生時,不但與今天人們印象裏的形象大相徑庭,甚至連名字都不叫"麵條"。
在漢代、魏晉時期,用水和麵粉做成的食品均稱為"餅"。劉熙《釋名》中有雲:"餅,並也,溲麵使合並也。"所以,麵條誕生之初,最早被稱作"餅"、"煮餅"、"湯餅"、"水溲餅"等。"湯餅"的作法,是將麵粉加水調和攪拌後搓成餅,再用水煮食,類似於麵片湯。後來,"餅"變為"條","條&quo
麵條是死麵。
就是用涼水現和現用的麵,這種麵比較耐煮,口感勁道,有嚼勁,所以適合做煮、烙、煎、炸等食物,如水餃、餡餅、燒賣、鍋貼等。這種麵不太容易消化,血糖指數低,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吃,肥胖的人也可選擇。
發麵
指麵團內加入酵母,在一定溫、濕度條件下,讓酵母繁殖產氣,促使麵團膨脹。發麵是營養價值最高的。添加的酵母被稱為“取之不盡的營養源”。發酵後,麵粉裏一種影響鈣、鎂、鐵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,從而提高人體對鈣、鎂、鐵等元素的吸收和利用。發酵後的麵粉B族維生素也會有顯著增加。發麵一般用來蒸包子,發麵包子有利於消化吸收,因為酵母中的酶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分解。因此,腸胃不好的人、兒童和老年人等消化功能較弱的人,更適合吃發麵。
燙麵
是用沸水(約65℃—100℃)和麵,邊加水邊攪拌,待稍涼後揉合成團,再做成各類食品。做出的食品較無勁道,且會有黏牙、黏手、黏工作板的缺點。燙麵麵團,多使用中筋麵粉來製作,因為中筋以上的麵粉,所含蛋白質的質和量都較多,使麵食軟中帶韌,不會黏膩稀爛。燙麵食品常見的有鍋貼、餡餅、蒸餃。此外,南方的蝦餃、腸粉

返回首頁 | 品牌大全 | 品牌排行 | 品牌問答 | 品牌資訊 | 品牌價值 | 關於我們 | 聯係我們 | 免責聲明

Copyright 2013-2020 品牌門戶,牌子網(www.ypqcjf.com) 版權所有